農計畫 彙整 -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 https://2022mattauw-triennial.tnc.gov.tw/portfolio-category/program-of-agriculture/ Thu, 05 Jan 2023 05:07:15 +0000 zh-TW hourly 1 https://2022mattauw-triennial.tnc.gov.tw/wp-content/uploads/2022/10/cropped-logo-gmail-32x32.jpg 農計畫 彙整 -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 https://2022mattauw-triennial.tnc.gov.tw/portfolio-category/program-of-agriculture/ 32 32 土地想像測量計畫── 當我們共有一塊土地: 共耕實驗田 https://2022mattauw-triennial.tnc.gov.tw/2022-mattauw-triennial/lands-imagination-and-measurement-project-lets-grow-rice-and-water-chestnut-together-in-the-same-field/ Sat, 29 Oct 2022 14:27:17 +0000 http://2022mattauw-triennial.tnc.gov.tw/?post_type=ohio_portfolio&p=224962
Land’s Imagination and Measurement Project: Let’s Grow Rice and Water Chestnut Together in the Same Field

土地想像測量計畫── 當我們共有一塊土地: 共耕實驗田

2.5分土地│現地製作│2022
土地想像共耕隊於2022年5月起,共同決定共耕實驗田種植水稻及菱角的農法,並付諸勞動實踐,經歷並記錄對於土地的想像、付出的代價與收穫之間的距離,過程中成員以田間筆記、影像、詩及聲音等等形式創作記錄下身體與萬物互動的痕跡,一同討論近期田間所面臨的狀態並學習各式農業知識,透過學習與實踐重估自身對於土地的理解與想像,以半年的時間與萬物共同生產這片勞作地景。
藝術家・Artist

土地想像共耕隊|Co-Farming Group of Land’s Imagination

土地想像共耕隊於2022年5月起共同決定共耕實驗田種植水稻及菱角的農法並付諸勞動實踐,在過程中經歷並紀錄對於土地的想像、付出的代價與收穫之間的距離,共耕隊主要成員:胡育旗、劉建福、陳鴻偉、龍國泰、邱宥芩、柳宜汎、李珮慈、葉青原、何家綺、尤屏榛、蔡采綾、黃恒輝、楊士豪、王昭湄、吳克威、蔡郁柔。
]]>
莫予伊── 曾文區農民運動三部曲 https://2022mattauw-triennial.tnc.gov.tw/2022-mattauw-triennial/moyuyi-a-trilogy-of-peasant-movement-in-zeng-wen-district/ Sat, 29 Oct 2022 13:01:03 +0000 http://2022mattauw-triennial.tnc.gov.tw/?post_type=ohio_portfolio&p=224812
Moyuyi - A Trilogy of Peasant Movement in Zeng-wen District

莫予伊── 曾文區農民運動三部曲

戲劇、裝置、檔案│視場地而定│2022

「莫予伊」出自農民抗爭文本《三字集》,描述農民與會社/地主對「收成」的相互拉扯。

漫長歷史中,「作物怎麼分配」從來就是政治問題──包括日本時代「原料採集區域制度」、戰後「法定地租」,都使能不能「莫予伊」?成為絕非農民能自己決定的問題。

本作以二○至五○年代間,殞落的曾文區農民運動者為題。他們有小鎮醫生、西拉雅後裔及一貧如洗的佃農。他們在「階級的繩索」前拔河,希望多一點作物留在農民手上。爾後,槍聲四起,成為無法完整重述的過去,只在異鄉的墓碑與檔案殘存痕跡……

本作分成:第一、靜態展覽;第二、演講會。我們將以「農組」的「演講大會」為靈感,將曾文區三齣「農運」片段──下營農民包圍新營糖廠、抗爭者進入噍吧哖故地、麻豆鎮農民聚會,重新邀回當代。

創作者:李佳泓、林傳凱
音樂及聲響設計:林奕碩、曾伯豪
技術協力:林奕碩、曾伯豪
藝術家・Artist

林傳凱|Lin Chuan-kai

研究者,服務於中山大學。2018年後,與創作者嘗試將「抗爭史」帶回原鄉思考。讓⺠眾重新看待自身與土地的關係。
藝術家・Artist

曾伯豪|Tseng Po-hao

詞曲創作者、藝文工作者、器樂演奏者、人聲研究者。大部分佮顯現無仝植民情境中ê選擇或者是感受有關係。詞曲進行創作。現為獨立接案工作者。
藝術家・Artist

李佳泓|Lee Chia-hung

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創作形式有影像、裝置、參與式藝術。正嘗試寫一齣和農民相關的音 樂劇。
藝術家・Artist

林奕碩|Lin I-shuo

臺北藝術大學碩士班,涵蓋攝影、裝置與表演,關注人文景觀。現為樂團百合花主唱、詞曲創作者。2019專輯《燒金蕉》獲金音獎、2021專輯《不是路》獲金曲獎。
]]>
秧仔・栽仔・寮仔: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之農人帶路 https://2022mattauw-triennial.tnc.gov.tw/2022-mattauw-triennial/exhibition-of-local-farmers-from-the-zeng-wen-river/ Sat, 29 Oct 2022 10:57:13 +0000 http://2022mattauw-triennial.tnc.gov.tw/?post_type=ohio_portfolio&p=224614
Exhibition of Local Farmers from the Zeng-wen River

秧仔‧栽仔‧寮仔: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之農人帶路

攝影、錄像、裝置│視場地而定│2022
展覽由「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2021年啟動的「農人帶路」流域踏查計畫,及吳克威與蔡郁柔2018年起於官田累積的農業社群出發,呈現稻菱輪作地景上耕種的胡育旗、陳鴻偉、劉建福及陳露霞四位農民的物件及影像。秧仔、栽仔和寮仔分別是水稻秧苗、菱角小苗以及農人休憩交換耕種心得的空間,透過農人社群實際參與討論、共同發想展覽,並親手佈置展場,結合攝影、錄像與實際物件,展出作物、農人與空間彼此緊密纏繞的關係。
藝術家・Artist

土地想像共耕隊、吳克威×蔡郁柔、林韋言、胡育旗、陳伯義、 陳黎恆青、陳鴻偉、陳露霞、劉建福

Co-Farming Group of Land's Imagination, Wu Ke-wei×Tsai Yu-jou, Lin Wei-yan, Hu Yu-qi, Chen Po-i, Chen Li-heng-qing, Chen Hong-wei, Chen Lu-xia, Liu Jian-fu
吳克威×蔡郁柔:吳克威、蔡郁柔自2019年起啟動紀錄官田13個傳統聚落的《人田》創作計畫,並成立微物官點工作室。曾參展2021綠島人權藝術季、臺灣設計展等,作品關注生命與地方紋理之間的遭逢,透過長期的地方行動以文字、 攝影與裝置等媒材進行創作。
林韋言 : 高雄人,大學主修攝影,目前在新聞媒體擔任攝影記者,工作空檔或閒暇時最喜愛使喚空拍助理飛上天空巡邏,透過鏡頭從空中觀看各種人與土地的幾何圖形與大自然的有趣排列,樂此不疲。 胡育旗 : 臺南市官田區「渡仔頭水稻育苗中心」負責人。
胡育旗 : 臺南市官田區「渡仔頭水稻育苗中心」負責人。
陳伯義 : 1972年生於嘉義,2018年獲得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博士學位。拍攝面向多為臺灣人文社會與自身的連結,將鏡頭指向屬於臺灣的集體記憶。從事過攝影教學及策展等工作,是2023年臺南國際攝影節策展人,專長為攝影及海洋工程。
陳黎恆青 : 長期從事影像紀錄工作。從自身的原民文化認同過程中走向生活實踐與土地的連結, 透過親身現實經驗與觀察的方式,發掘內在與創作意義。
陳鴻偉 : 官田青農聯誼會會長,臺南市官田區水稻耕種者。
陳露霞 : 臺南市官田區水稻/菱角種植者。
劉建福 : 臺南市官田區水稻/菱角耕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