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糖學埕-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資訊站

A16

關於作品

「糖學埕」為2019年正式展開的「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的核心資訊站與實踐基地,其前身為日治時期的總爺糖廠神社,民國後經歷糖廠代用小學以及總爺國小等階段。「糖學埕」的命名,結合此場域曾經為「糖埕」以及「學埕」的歷史,濃縮「守護」與「教育」的精神,形成一個打開邊界的場地,不僅為每三年一次的「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串接與延續,更是聚集與連結在地居民與訪客的地方。 農產本為植物,反映著自然與人的行為之間相互影響的密切關係。「糖學埕」首年的展示規劃以麻豆歷史中重要的農產「甘蔗」作為講述與形塑此地文化地景與歷史的起點,透過爬梳地貌水文與建設的變遷、甘蔗種類與分佈、糖業興盛與衰頹的歷史與現況,甘蔗所帶來的糖業,不僅幾乎是臺灣殖民史的縮影,更是展現直至今日人每日的生活如何與國內、全球政治經濟有著緊密的關聯。以當代藝術作為方法,「糖學埕」透過對於糖業文化地景的踏查與研究,以圖片、文件以及立體模型的檔案建置,跟隨五分車的軌跡,串聯人、生態、土地、農業、生活以及臺灣的文化與景致,並邀請觀眾在模型、圖片以及文件之間穿梭,連結自己與這些片段的關係。 在「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三年一次的節奏裡,各展館與場域、室內及戶外,短期裝置的作品與展演活動與麻豆市親密互動,而「糖學埕」將是連接這些變動、收納並持續與參與者對話的平台。除了擔任核心資訊站這樣一個守護者角色,「糖學埕」作為實踐基地,期許能夠跳脫傳統教育的框架,讓知識、技術、故事與創作能夠被重新探索與認識,讓社區、學校、居民成為行動與生產者,而非僅是參與者。或許最終,我們可以在地貌(自然)、農作(職務)、加工(產品)、謀生(產業)、共生(生活)、永續(平衡)等環節之中,重新建構歷史、形塑屬於麻豆與臺灣這座島嶼的獨特文化。

作品藝術家

共感地景創作台灣

作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