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爺藝文中心─糖學埕

原為日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的「總爺工廠」及「本社」,於1912年1月開始營運。二次大戰結束,糖廠由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歷經多次改組、合併經營,最後於1993年關閉。

1998年進行拆除廠房工程時,麻豆鎮文史工作者與當地居民意識到,這個曾與麻豆人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記憶即將被清除,便積極向政府提出保留的訴求。1999年11月19日,臺南縣政府正式公告總爺紅樓辦公室、廠長宿舍、招待所、紅磚員工餐廳、日式庭園,以及百年樟樹群為縣定古蹟。昔日載運甘蔗的老火車頭、糖廍榨石也被保存下來。

麻豆因保有深厚的民間信仰與多項傳統技藝、文化產業,總爺藝文中心的主要定位則以工藝類為主,結合特展、工坊、地方文化館、國際藝術村與豐富的綠帶資源,兼具發展工藝美學、觀光休閒與教育的功能,也致力串連臺南的藝文學術資源與社區活動,擴展網絡與多元文化交流,形成一個流動的場域。

 

「糖學埕」為2019年正式展開的「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的核心資訊站與實踐基地,其前身為日治時期的總爺糖廠神社,民國後作為糖廠代用小學以及總爺國小等場域來使用。「糖學埕」的命名,結合此場域曾經為「糖埕」以及「學埕」的歷史,濃縮「守護」與「教育」的精神,形成一個打開邊界的場地,不僅為每三年一次的「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串接與延續,同時是聚集與連結在地居民與訪客的地方。

「糖學埕」透過對於糖業文化地景的踏查與研究,以圖片、文件及立體模型的檔案建置,跟隨五分車的軌跡,串聯人、生態、土地、農業、生活以及臺灣的文化與景致,並邀請觀眾在模型、圖片、文件之間穿梭,連結自己與這些片段的關係。

蔴荳古港文化園區

近年來對於水堀頭遺址、麻豆社文物等的考掘、記錄,重溯此區域的自然生態與生活型態轉變歷程,是了解臺灣早期人文歷史發展的重要項目。麻豆區水堀頭一帶所留下的一處三合土結構遺跡,於2002年被認定為數百年前的古港碼頭,附近的西寮過港貝塚與水堀頭遺址也陸續發掘出大批距今兩千年前的史前文化。2003年,臺南縣政府指定麻豆鎮「麻荳港水堀頭遺址」為縣定古蹟,並推動建設「蔴荳古港文化園區」,重現蔴荳古港的港區水域與碼頭貨棧場、古井、鳳池、龍喉遺跡、平埔族蔴荳社場景,並成立「倒風內海故事館」。

故事館融合漢人閩式建築的紅磚與平埔族式的竹管厝建築型態,斜面造形與牆面波紋,表現船隻出港或入港的意象。展區樓層規畫分別為:一樓為出土文物展示區及倒風內海情境體驗區、二樓為麻荳港傳說及考古典藏室、三樓為倒風內海故事區。來到蔴荳古港文化園區,可以深入了解倒風內海發展史、體認先民的歷史生活場景。

龍泉生態月台

龍泉車站舊址──龍泉生態月台


龍泉站是臺南糖業鐵道網絡隆田線的其中一站,行經龍泉里的邊界,也是麻豆區中最靠近曾文溪的車站。隨著八、九〇年代糖業沒落,糖廠陸續關閉,龍泉站遂於1980年停駛,站體舊址就這樣隱沒在荒煙蔓草中,並成為居民的微型果園與菜園。

龍泉站的獨特性,在於它串連起古今地景、產業與環境變遷的歷史,以及人與自然互動下的生態意義:過去,它位處早期西拉雅四大社之一的蔴荳社一帶,見證著殖民、嘉南大圳建設、曾文溪改道等而出現的聚落以及族群遷移的歷史,並以糖業串起村鎮的勞動、人流、貨物的轉運;停駛後,它是開放進入、自由生長的野生月台;如今,它則是通過「地景修補」與「社區縫合」來長成的一個生態、文化、公民美學育成的培養皿。

2/3屋

2/3屋-藝術家屋計畫

2/3屋地址:麻豆區中華街34巷18號,歡迎大家前來探索。

走進中華路的巷弄內,很快便可發現兩棟老屋蹲在矮牆後的身影。雖然兩間內部無法相通,但仍可以感受到牆兩側的生活,被前庭後院緊密的連結在一起。清除雜物後的屋內,隔間與櫥櫃的空間紋理清晰可見。房間內散落著些許的雜物與斑駁的牆面,生活的痕跡也在時間推演下逐漸消失。前庭後院的雜草各自佔據一方,生氣勃勃的奪回屬於它們的空間。

如今內外翻轉,房屋內部的空缺停留在時間歷史中,而院子成為了新生命的居所。「2/3屋」即是透過建築行動介入、毀壞後所產生的新生命對話。一方面移除嚴重毀壞的1/3並重新整理構材,用來修補2/3的房舍;另一方面在1/3處植入一個植物生長的場所,讓原本的居所,成為對話性的場所。

 

麻豆區學校

藝術扎根計畫—共創與工作坊

 

「10 x 10 藝術x學校的大地實驗室」為此次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中,由10位藝術家與10所在地學校所合作發展的共創計劃。「共創」的過程包含了前期的田野植物和地景踏察的認識,以及說故事(口述歷史)的課程體驗,發展至中期由藝術家規劃多種媒材與創作方法的工作坊,再進入到共同創作的過程。在此,糖業大地藝術祭不僅作為一個通道或平台,更扮演著一種觸動者的角色,藝術家和參與的學童在各式工作坊和共同創作的過程中,打開想像和感受土地與生活的感知開關,重新連結自己與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場景與故事。而未來,這些成形的作品將裝置在各校園之中展示,參觀者需藉由身體力行地旅行與觀看,移動在麻豆的多個教育場域之中,重新理解當代地景、土地和生活的樣貌,也在每個學校的學童創作中,探索那些從日常風景發展而成的感知與想像。

藝術教育扎根合作學校:

大山國小、文正國小、北勢國小、安業國小、紀安國小、培文國小、麻豆國小、港尾國小、麻豆國中、曾文家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