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田|Laboratory Field

土地想像測量計畫實驗田

文——蔡郁柔、吳克威

初次遇見這片田,是勇哥和旗哥先後帶我們尋找糖業鐵道時看見的。

那些天,我們跟著他們的機車,彎繞在田與田之間的小路上,很快便失去了方向感。這片田卻是在這迷失的旅程中,留下最深的印象。

先是沿著已被水泥鋪蓋,僅剩下兩條鐵軌的顛簸路面,經過一大片被樹林、高架橋包圍的水稻田,接著急轉向上,右手邊是清澈的圳水,左手邊又是斜坡向下,接連著一片水田。九月,水田上已種滿了菱角,葉子已壯碩成碗公的形狀,挺出了水面。但就在這片整齊的菱角田間,凹字形型的包裹了一小塊水稻田。從斜坡看下去,四面的田埂上都鋪上抑草席為了加強防水。旗哥得意地和我們說:「這塊田是他租來耕種的,因為菱角需要的水位比稻子高,這塊田成了一塊永遠不會乾的田。」,數個月後當我們提出要執行「土地想像測量計畫」,想要租一塊地招募夥伴一起共耕時,旗哥開著車帶我們走過一片片田區,——分析給我們聽哪一塊比較難種、哪一塊會缺水、哪一塊米比較不好吃。

最終,旗哥帶著我們又回到了糖業鐵道邊的這塊,告訴我們這裡既不會缺水,「而且怎麼種收成就是會比較好」,便決定把這塊田租給我們了。總是想著,即便一直告訴旗哥我們不害怕失敗,想要用耕種過程好好理解農業,他仍希望我們不要初初從農便挫折滿滿吧。於是,當計畫正準備從一月啟動,旗哥忽然和我們說,這年政府頒布了「大區輪作」、「稻作四選三」兩個政策,鼓勵農人休耕,於是地主決定領補助休耕,田區撒上太陽麻,靜靜地等到了五月。

許多次去看這片田,總覺得它或許就是生性孤僻的一塊地吧,放眼望去,這塊田以左的地方不在政策補助的範圍內,因此照常的耕耘、插秧、收割,而右邊田區的田主則堅持耕作。夏季時,勇哥開著耕耘機進到田裡將太陽麻翻進土中,旗哥為田區補水,一塊等待耕種的田終於準備好了,而四周的田區則結滿了黃澄澄的稻穗,提醒著,已經錯失一季的收成,下一季,則要更努力耕種了。

於是,六月十二日,十五位共耕夥伴下田定植菱角苗,開始為這一期的收成努力。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