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爺國際藝術村 ➤臺南國際藝術進駐計畫 ➤駐村創作成果展
➤Tsungyeh Artist Village ➤Tainan International Artist-in-Residence Program
➤Resident Artist Exhibition
➤展覽介紹
「覓覓縫一她的故事」,試圖透過文本引介與田野調查等歷程,探尋臺南地方產業背後的歷時脈絡與人文精神。
總爺藝文中心位於麻豆區,此區土壤肥沃,經濟活動以農業為主,代表作物為文旦。然而,2025年7月初,颱風丹娜絲肆虐南臺灣,不僅屋瓦廟舍傾倒,路樹作物以及正值產期的文旦也無一倖免。
駐村期間看著眼前景象,不禁感到難過,也想為這塊土地做些什麽。
「一片森林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嗎?一片海洋可以擁有自己的合法權利嗎?」我認為這是很迷人的想像與趨勢,自然如果自成系統,那麼產業可否跨越時空,共同產生力量?
延續作品一直以來的「修復」概念,此次創作將以產業修復產業為構想。透過田野走訪不同編織領域產業,藉由藝術創作修復產業面臨的頓挫。以《迢迢織路》一書為索引,回到編織最原始的材質:纖維,尋覓在地媒材並創作。踏查了將軍區的冠和手工棉被行、西港區的茂興製蓆廠、藺草工坊、學甲區的巧婦織布工作室、七股區織品文化館、苓子寮的木棉花道等。
從訪談中紀錄這些來自臺南在地的故事,分殊意義在纖維交錯中,織佇起具時代性與地方感的地圖。此時織品的物質性所勾挑起的,將是非物質性的——藝術開拓的可能。
➤藝術家介紹
劉鳳鴒,出生於桃園的藝術家,實踐以繡縫、繪畫、搓揉與裝置等複合手法開啟創作語境,表達由生命經驗開展與所處時空環境之間的思考與辯證。
創作發軔於將修補的隱喻以視覺化的手法轉化為具體的意象,從解構中去重尋自我的秩序,以詩文、日常物作為載體,挑起針線開始修復工程。以不同視角在微觀世界進行切換,透過日記的輪廓去紀錄,日常中微小平凡卻蘊有耐人尋味的存在。在纖維脈絡下,不同線材與面材的磨合、針線穿縫時的種種打結、線絮糾纏等特質,皆誘發她在緩慢中去尋思每一次的解套,她認為這是難纏又迷人的創作過程。
每個人都有銘刻自己生命的方式,劉鳳鴒以針腳織佇起線性交錯的表述,於時間內裡縫合想像與實踐。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覓覓縫一她的故事】劉鳳鴒駐村成果展
開幕時間|114年10月3日(五)下午2點
展覽期間|114年10月3日(五)-115年3月8日(日)
展覽地點|紅樓二樓D展間
開館時間|週三至週日 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