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新聞公告
2023-10-05

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榮獲日本GOOD DESIGN金獎肯定

「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由臺南市文化局及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教授龔卓軍領軍策展,不僅榮獲世界四大設計獎之一、素有東方設計奧斯卡美譽的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 2023 Best 100肯定,主辦單位更於東京時間10月5日下午1點半,宣布獲選為20名GOLD AWARD金獎得主名單,成為臺灣今(2023)年唯一獲得該國際設計獎項金獎肯定的藝術行動,與市民共享臺南的驕傲!

        臺南市文化局局長謝仕淵表示,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創立已67年,是具國際影響力及公信力的大型設計獎項,大地藝術季自超過5,000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一舉拿下獲獎機率低於0.4%金獎,策展與設計實力堅強。特別感謝總策展人龔卓軍的精心策劃,也謝謝所有參與計畫的子計畫策展人、參展藝術家、企業、社區大學、學校及在地社群的鼎力相助,尤其感謝文化部在這幾年的發展工作中提供「地方文化特色及藝文人口培育計畫」補助支持。

        總策展人龔卓軍獲知得獎消息,既驚訝又開心,並表示能從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團隊策展人與文化局的全力投入與無私奉獻,使三年籌備過程面臨到的許多挑戰,能一路過關斬將走到今日的規模,報獎過程也有許多貴人與轉譯者投入指導,才能先後通過Best 100的考驗與進階榮獲日本2023 Good Design「優良設計金獎 ( Gold Award ) 」的肯定。

        龔卓軍進一步談到,Mattauw大地藝術季獲獎象徵對藝術季「過程設計」與「社會設計」的認同,也充分呈現整個團隊在公私協力、機動調整隊形與彼此互助的能動性。Mattauw大地藝術季的踏查行動目前還在持續加深,本次獲得金獎讓團隊能堅定地茁壯紮根,並且繼續做下去。

        文化局介紹,三年一期的Mattauw大地藝術季是一個跨縣市、長期性的倡議型藝術行動,使公民得以重新審視自身與水文的關係,擴大流域共同體的想像,並試圖跨越政府治理疆界,召喚公民參與行動,回應人類世極端型氣候下的「關鍵帶」問題。2022年的Mattauw大地藝術季行動,帶領著我們重新認識曾文溪,找尋那些被遺忘的名字,以藝術手法為曾文溪流域的生命注入更精采多元的視野,開啟臺南水域共同體文化行動的全新篇章,也成為臺南400得以重新梳理人與土地關係的重要基礎。

        2025 Mattauw大地藝術季已進入籌備期,未來將更加積極與曾文社區大學合作開班,引領更多想認識大地藝術季策展理念與內容的公民加入,歡迎民眾持續關注大地藝術季行動,一同支持並探索臺南不同河段流域的人文與自然故事,建立流域共同體。

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2022mattauwtriennial

--------------------------------------------------------------------------------------------------------------------------------------------------------------------

評審評論

138公里的廣闊流域,涵蓋了區域的多樣性,而藝術季的施行,立基於三年期田野工作的成功準備,特別得到評審們的讚賞。今日,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地方藝術節慶,但很少能夠有像Mattauw大地藝季這樣深度關懷在地氣候的視野。我相信他們的態度可以視為一種範式,用以改變立基於區域獨特自然地景的藝術季,從以人文主義式的藝術作品創作和藝術體系為核心,轉變為透過與自然和人類之外的周遭世界的對話所產生的藝術作品為核心。呈現的文件,譬如小冊、圖錄與簡介十分豐富。我希望這些檔案能夠擴張延伸成為眾多藝術季的模式,用以面對其他區域的人類與人類之外的多樣社群。

The diversity of the area where a vast river basin of 138 km is locate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rt festival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preparation of three-year fieldwork are particularly appreciated by the judges. Today, there are many local art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but few have the perspective of deeply caring about the local climate as the Mattauw Earth Triennial. I believe that their attitude serves as a model to change the art festival based on natural scenery unique to the region, from humanism centered on art works created in the art system to ones resulted from dialogues with nature and more-than-human umwelt. Documentation such as catalogues and brochures is abundant. I hope the archive will be expanded to serve as a model for arts festivals that deal with human and more-than-human communities in other regions.